红色广播人|左荧:人民广播和传媒教育的先驱

时间:2024-12-05浏览:18



左荧(19171984),河南获嘉人,著名新闻工作者、新闻教育家,我国人民广播事业和广播电视教育的先驱。

 

01 个人生平——战火淬炼的人民广播先驱


高中时期的左荧深受先进思想熏陶,立下救国救民的宏伟志向。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面对破碎的国土,他与一群志同道合的青年组建了“开封抗敌流动话剧团”,在河南新乡、博爱、焦作、修武以及太行山区进行话剧表演,以戏剧形式助力抗日救亡运动,启发民众,凝聚起广大人民抗战的决心。

 

不久后,左荧与一些剧团成员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在延安,他先在陕北公学学习,随后加入公学高级研究班,作为学生代表参加了“西北青年救国会第二次代表大会”。1939年,他进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深造,并且成为学生会主席。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

 

毕业后,左荧先后担任鲁迅艺术文学院院务处指导员、《解放日报》编辑。1946年,转至新华社总社工作,他担任新华社语言广播部(即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编辑和军事组组长,成为该电台最早的编辑之一。解放战争期间,左荧随党中央抵达河北省西柏坡。在中央领导直接指导下,他参与撰写报纸和广播稿件的工作,为瓦解敌人士气、团结和教育人民做出了显著贡献。

 

新中国成立之初,左荧在中央广播事业局担任多个要职,包括办公室副主任、主任,总编室副主任、主任,编委,副秘书长,地方广播部主任以及国际联络部主任,同时还兼任业务研究室主任。在此期间,他致力于发展地方广播事业,构建农村广播网络,加强广播事业的国际交流,为我国人民广播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1949年秋,左荧夫妇在北京新华广播电台总编室前

 

19598月,左荧被任命为新成立的北京广播学院党委副书记(后为书记)和副院长,同时兼任新闻系主任,负责主持学院日常工作,为新中国的新闻教育,尤其是广播电视教育事业立下汗马功劳。文革期间,学校被迫停办,左荧自己也深受打击和折磨。1973年,他肩负起重建学院的重任,担任北京广播学院复校筹备领导小组组长。1975年,他先后担任了中国唱片社社长和中央广播事业局国际联络部主任职务,后又被任命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代理台长,因病未能到任。

 

长期的疲劳工作和文革期间的迫害严重影响了左荧的健康,但他依然坚持工作,撰写文章。

 

1984124日,左荧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67岁。


02左荧与传媒教育——从无到有,砥砺前行

 

新中国成立之初,左荧,这位新闻宣传战线上的杰出战士,以深厚的新闻实践经验和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忱,开启了一段波澜壮阔的新闻教育之旅。从《解放日报》的笔耕不辍到新华社的字斟句酌,再到新华广播电台的勤勤恳恳,他的足迹遍布新闻的每一个角落,硕果累累。1959年,他被委以重任,担任北京广播学院要职。

 

在他的引领下,北京广播学院,这所当时国内唯一的传媒类专业高等学校,在培育广播电视领域专业人才方面实现了从零基础到成熟体系的跨越,最终发展成为如今的中国传媒大学。


1963年,北京广播学院第二届学生代表大会合影(第二排左起11为左荧)

 

北京广播学院成立伊始,左荧便洞察到学院发展中“个性”的重要性。新中国成立第一个十年,高等教育正与其他众多领域一同起步与探索。借鉴其他高校的经验,成为提升广播学院教育质量的捷径。左荧坚信,要使学院脱颖而出,必须深挖广播电视的专业特色,围绕其内在规律和特性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广播学院的教学活动自创办之初便深深植根在广播文化之中。左荧特别强调教材编写的重要性,认为这是教育的根本,也是传递教师理念和广播特色的关键。他倡导教师们精心准备教案,每年推出一系列反映广播电视特色和理论的自编教材。经过全校教师共同努力,短短几年内,《中国新闻广播文集》《马恩列斯论报刊·列宁论广播》《毛泽东同志论宣传工作》等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籍相继问世,在学院内部投入使用。此外,在他的领导下,专业书籍和学术期刊的编纂工作持续推进,为师生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其中,《广播业务》是当时国内唯一的广播电视专业杂志。1964年,中央提出发展外语教学七年规划,左荧迅速把握时代脉搏,提出在小语种教育上打造学院特色的主张。他认为,相较于专业外语院校,广播学院在非通用语种教育上独具优势。学院迅速响应这一主张,开设了23种小语种专业,同时结合学院特色,为外语系学生提供了采访、编辑、播音等课程。在国家推动外语教学的大背景下,左荧积极引进外国专家,以中国传统礼仪热情款待,使他们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专家的到来,丰富了学院的教育资源,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这些举措使广播学院外语系迅速跻身全国重点外语院系之列,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单位培养了大量小语种专业人才。

 

左荧在接手广播学院时,面对一穷二白的起点,采取了开放包容的人才策略。一方面从国内顶尖高校选拔优秀毕业生,为学院注入新鲜血液;另一方面,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一线单位吸引经验丰富的资深广播人,构建了一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师队伍。对于年轻教师,左荧既是领导也是导师,关注他们的成长,鼓励他们深入广播一线,积累实践经验,亲自帮助他们联系实习机会。对于资深广播人,左荧更是关怀备至。他坚信学生是学院的核心和未来,对他们实行了严格的“三过硬”要求,推动他们在笔头、口头、机头(镜头)上达到专业水准。他倡导班主任模式,使教师更深入地参与学生生活,解决学习和生活问题,培养他们成为广播行业的中坚力量。新闻系59级、60级毕业生经过实践锻炼后,很多人深入一线,成为中央和地方电视台骨干。

 

广播电视教育强调实践与理论结合,左荧以此为准则指导广播学院的教学工作。他积极安排年轻教师赴全国各地新闻单位实践,获得宝贵的一线经验;鼓励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从入学之初就组织各类参观、劳动和实习活动,让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广播实务;推动开放性教学,邀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资深新闻工作者等专业人士进入校园,直接参与教学,分享知识和经验。他还认为,广播电视工作者不仅要有坚实的理论和实践能力,还应持有坚定的信仰和敏锐的社会责任感。他身体力行,深入教学一线,参与研讨,与师生交流心得;定期为师生举办政策形势报告会,传达中央政策,坚定学生信仰;提出为不同系的学生开设相关课程,如《广播技术常识》《广播业务常识》等,加强特色教育,以提高学生的传媒素养。

 

左荧将广播学院视作自己的家园,怀揣着将学院建设成为全国广播电视人才摇篮的梦想,在学院成立初期便提出宏伟的“万人大学”计划,致力于打造一个属于广播电视人的“灵魂家园”。为实现“灵魂家园”的构想,他和同事们四处奔波,争取资金、选定新址。校园模型被精心制作,每一处建筑都得以细细规划。在国家高等教育整体调整的背景下,学院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一度面临停止招生的困境,许多教职员工不得不转岗。经过他的不懈努力,学院在1963年以“中文专修科”的名义恢复招生,重获新生。

 

然而,文革给学院和左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左荧被错误地批判,学院也被迫解散。但他并未放弃,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的力量。

 

1973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北京广播学院开始了重建工作。左荧不顾个人的磨难,全身心投身到学院的复兴之中。他带领团队修复校园,重建图书馆,劝说离职教师回归,举办了全国在职播音员学习班,为学院的复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尽管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再次受到批判,但左荧的意志未曾动摇。1974年,学院迎来了第一批工农兵学员,教育教学秩序逐步恢复。


在左荧的坚守与奉献下,北京广播学院不仅在风雨中重生,更在挑战中成长,成为培养广播电视人才的摇篮,他的精神和理念,如同灯塔,照亮了学院的未来航程。

 

结 语

 

左荧将一生奉献给了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对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他的教育理念和实践,为中国传媒教育树立了标杆,培养出了众多传媒英才,影响深远。


《左荧:赤子之心的传媒先锋》


内容整理丨姚彦玮 李济楚 于烁塔娜 苏杭 王佳音 张瑾博

美术设计|许艺川 舒奕扬

视频制作|肖洋 王泽涵

排版|许灏辉 衡小芳

责编|陈继东 于宁

编审|牛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