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参观须知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6:30 (16:00停止入馆)
地址:北京朝阳区定福庄东街一号
传媒博物馆举办“新中国收音机工业三十年特展”专家论证会
7月17日下午,“新中国收音机工业三十年特展”展陈大纲专家论证会在传媒博物馆举行。著名收音机收藏家徐蜀、校新闻学院教授艾红红、北京无线电厂企业文化宣传人沈方、收音机工业史专家张太利等专家出席论证会。传媒博物馆副馆长牛慧清主持会议。
会上,吴志勇馆长在致辞中首先感谢各位专家对博物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在百忙中拨冗出席论证会,并在会前花了时间和精力对展陈大纲进行全面、细致的审读。因此,恳请各位专家对展览大纲内容、结构、表达和史实等方面多多把关,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不断的修改、完善和提升展陈大纲的内容和叙事水平,为观众打造一个高质量、高水平的主题展览。
策展人张涵烁详细汇报大纲内容,“新中国收音机工业三十年特展”聚焦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间(1949—1979)收音机工业的发展历程,通过珍贵的实物、历史照片及文献资料,展现“赶英超美”的技术攻坚与“普惠万家”的民生实践,突出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
展陈专家论证会上专家发言
论证会上,专家围绕展览的学术性、传播性及可行性展开深入讨论。在主题立意方面,艾红红教授指出,收音机工业是新中国电子产业崛起的缩影,建议在展览叙述中突出举国体制的优势,凝练语言,凸显“声波入万家”的时代意义。徐蜀老师则从与基本展陈的差异化呈现角度,建议在实物展品的挑选上,精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机型,如电子管、晶体管的特级机、一级机、精品机和一些普及型收音机,突出展览小而美、小而精的特色,以达到以实物诉说展览的目的。
在史料准确性方面,张太利强调结合各时期的收音机,阐释国家的大政方针如何影响收音机工业,明确具体什么政策催生了什么收音机产品。沈方则结合北京无线电厂的实践,建议选取一些能明确讲出其背后故事的展品,如牡丹8402,牡丹644等。
“新中国收音机工业三十年特展”是传媒博物馆2025年推出的传媒特色原创展览,计划于下半年正式推出。展览将以丰富的馆藏实物与创新的叙事视角,带领观众重温新中国收音机工业的奋斗历程,生动呈现新中国工业的攻坚克难、奋发图强的精神,弘扬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