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资讯

新闻
参观须知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6:30 (16:00停止入馆)

地址:北京朝阳区定福庄东街一号

咨询电话

010-65783703

进入详情
网上预约
预约参观

新闻

传媒博物馆成功举办《何以中国》交流分享沙龙


521日晚,第十期传媒科普文艺沙龙—纪录片《何以中国》交流分享会在传媒博物馆二层圆形报告厅成功举办。传媒博物馆副馆长牛慧清教授主持本期沙龙。

中国视协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教育电视台副台长陈宏,中国视协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姜怀兵,《何以中国》总导演干超,《现代传播》副主编、教授、博士生导师潘可武,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韩飞,中国新影集团导演、北京考古研究院的工作人员以及我校150多名师生共同参与沙龙活动并现场体验ARRI 中国最新技术和产品。



首先,陈宏副会长代表中国视协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对传媒博物馆对本次活动的精心组织表示衷心的感谢、对《何以中国》主创团队的辛勤努力表示真诚敬意、对同学们的积极参与表示热烈欢迎。他提到,纪录片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通过真实的影像和深刻的叙事,记录时代的脉动,展现社会的变迁。纪录片不仅是一种记录历史的工具,更是一种激发思考、启迪智慧的载体。《何以中国》立足“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的重大研究成果,由纪录片导演干超作为总导演,带领团队制作了8集大型纪录片。自去年十二月份播出以来,实现了口碑和收视的双爆棚,是名副其实的一部现象级作品。

中国视协纪录片学术委员会成立于1993年,是中国纪录片界成立较早的专业性学术团体,一直以来为提高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队伍的专业素质和艺术水平,加强国内外同行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纪录片行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努力和有益探索。今天我们在这里和传媒博物馆共同举办《何以中国》交流分享会,就是为了推动优秀纪录片进校园活动,通过组织优秀纪录片展映和主创团队的分享交流活动,让在校学生感受纪录片的魅力,激发创作热情,增强文化自信。这不仅是对纪录片创作精品的致敬,更是对未来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期许。随后中国视协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还将在纪录片典藏、保护和传播、主题展览以及学术研究等方面和传媒博物馆开展深度合作,致力推动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纪录片研究体系。




接着,总导演干超以《考古学与纪录片的一次共创实践》为题,围绕着本部纪录片的创意来源、叙事策略、复原古代社会的美学追求以及如何通过考古实物讲好中华文明探源故事等问题与中传师生展开交流。他认为本片最大的特点是考古界学术知识的融合,大概有一百多位中国一线的考古学家作为学术顾问深度参与并助力整个纪录片从前期调研、中期拍摄和后期制作的顺利进行。从考古学的角度出发,“何以中国”是中国考古学百年来的一个基本命题,从考古学出发,关于“何以中国”即中华文明起源的发现与探索已经有数十年扎实的学术积累;在专业研究者眼里,早期中国的发展脉络清晰可辩,各地区的考古成就丰富又精彩,为拍摄这部纪录片提供了物质储备。由此在考古学家的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回望万年中国的祖先所走过的道路,主创团队将考古学的成果通过视觉化的方式,将其串联成一个可以讲述、可以被看见的一段历史。

2021年项目启动和后来的拍摄过程中,正逢新冠疫情,为这部纪录片增添了许多不确定性。干超分享了创作过程不断遇到的挑战,这一次创作不啻于一场艰巨的体力和思想的劳作,摄制团队跋涉近700天共拍摄全国考古遗址、博物馆等点位230余个,足迹遍布全国绝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跋涉超过4万公里。创作组梳理学术资料共300多万字,脚本撰写字数达40万字。依据扎实、多学科的考古研究成果,在历史场景拍摄阶段共复原叙事场景220处、服装2268套、饰品1500件、道具3600余件。结合图片和视频播放,干超导演将近一个半小时的解读,让在座的师生深度了解了这部纪录片影像背后四个维度的价值追求。考古写史,以考古引领,跨越万年时光,实证早期文明国家中国的发源和发展;透物见人,以大量的考古成果和文物组合,通过影视化叙事,描绘更为具体有温度的先人所处时代的社会面貌;连接现实,以严谨负责的治学精神,回答中国何以为今日中国的内在逻辑和动力;视听创造,创新纪录片的视听语言,并使节目各部分都具备长尾的档案价值。



在专家现场点评交流环节,中国视协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教育电视台副台长陈宏首先对这部纪录片进行点评:他认为这部纪录片画面精美、具有电影版的质感,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堪称史诗般的巨作。其一,从叙事来讲,大胆选择倒叙形式,先抛出答案,再讲解答题思路。《秦汉》的最重要特征,是多民族统一国家诞生,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一个全新时代,以“秦汉”为序章,然后从“摇篮”开始讲述到“天下”的正向发展历程,这种倒叙的处理堪称神来之笔。第二,虚实相互赋能,以考古学之真和剧情演绎艺术之美编织出⼀部中华⽂明探源的史诗巨作。220处复原场景的情景再现和230多个博物馆等点位交互出场,相互交融,丝毫没有违和感。考古之真符合历史真实,理性真实、剧情化演绎极为考究、在上百位考古历史学家的指导下,以考古遗址和文物为过硬的参照依据,结合相关历史资料进行影视复原建构,做到“每一幕都有出处”。其三,以物透⼈,普通人物开始进入历史细节,考古为我们展也展示了一个不曾见于历史文献记载,辽阔、生动的基层社会,并“活化”了一个个普通人的生命体验。讲述普通的小人物的故事激活、唤醒、拉近放⼤⽂物碎⽚,让今天的人隔着千年光阴,感受着曾生活在同一片热土之上的先民们的呼吸与心跳,让历史有了温度。第四、镜鉴历史: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习近平总书记用五个突出特性为中华文明“精准画像”,意蕴深刻,引人深思。该⽚用具象化的视听语言、生动证明了、展示了和回答了中华⽂明这五⼤本质特征,用视听语言考察文化遗产、探寻文明根脉。《何以中国》是这个时代的一次回归,也是一次出发。让我们一起思考:让文明的符号和器物生长为有生命、有生机的价值,让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里扎根,让历史中国连通现代中国。



中国传媒大学《现代传播》副主编、教授、博士生导师潘可武认为:这部纪录片将考古学和纪录片融合在一起,是一种导演隐藏主体性,突出考古专家的主体性以及文物的自我言说的探索和实验。在人物选择上遵循“以物透⼈”的原则,在文物里遇见历史中的人,一方面,考古发现呈现了历史中的大人物、大事件,让今天的人们得以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国家治理、社会制度、城市规划建设、高级制造技艺等方面的内涵;但是普通士兵、普通吏卒等也走入纪录片,完成国家相册和家庭相册叠加,让穿越万年和千年从未中断的中华文明带着烟火气,让文明可感可触。第二,在对普通人的呈现上,以“我在场”来处理这些文物,文物是从原来所处的社会场景中被剥离出来,处于一种较为孤立、静态的情境,观众更多地是观赏文物的物理性和审美性,但是未必能触及它所在的族群、社会,以及蕴含的时空流变。而本部纪录片是让文物回到使用场景,产生人类学、社会学的意义,描绘社会阶层、制度、族群、政治架构方式的演化,纪录片由此升华出了更为丰富的想象。第三、本部纪录片至少可以带来三种价值,通过观看纪录片可以获取对历史细节的认知价值,补充对历史认识的不足,丰富对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体验;其次将远古先民置于当时的社会和家庭多重关系中,易于当下的我们和先民产生情感勾连进而产生共鸣,再次,片中许多人物由于有了人物的关系、人物的情感,并跨越时空通过文物的出土而重新被解读,不仅叙事结构完整紧凑,同时具有电影的质感--探索个人与国家、个人与时代,生与死,命运的偶然性等原型故事;在情景再现和纪实镜头的处理上,在虚构与现实之间做了一些有意义的探索,使得片子不仅具有了档案价值,更具备了极强的审美价值。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韩飞认为:《何以中国》探讨的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持续发展”的叙事母题,缕析中国从多元到一体再到一统的文明脉络。其中,“何以”代表一种关于文明探源的逻辑叙事。《何以中国》从“秦汉”倒叙,分八集展开,既有时间大脉络,也有空间呈现,从区域的点点星火到熠熠生辉的华夏文明版图。时间为骨,空间为肉,以此建构关于“何以中国”的叙事体系。作为一部文明探源纪录片,如何用影像的方式讲故事是一大难题。《何以中国》立足考古佐证,尽可能靠近和还原历史。影片集纳多元手法,现场实拍、场景还原、情景再现、CG动画等结合,现实与虚拟相融,历史与想象互补,视听化释读“何以中国”的文明密码。《何以中国》对历史的回溯颇具人文情怀和浪漫主义,许多表达是诗意的。它像一封写给时间的情书,而非单纯的历史和考古教科书。以《何以中国》为代表的中华文明探源纪录片的崛起,用影像锻塑民族文化主体性、文明主体性的同时,也是中国纪录片发掘自身主体性、在世界纪录片的内容版图中确立自身特色的重要实践。



在交流环节、师生围绕着文案写作、旁白配音、影像摄制情景再现以及如何平衡创作与考古专家之间的关系等问题逐一进行了沟通和交流。




在活动的尾声,牛慧清副馆长指出:未来传媒博物馆将与中国视协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进行深度合作,持续选择更多更精彩的优秀纪录片走进校园,让更多优秀的纪录片可以第一时间与师生见面,让主创与大家零距离交流创意灵感和创作背后的故事以及美学表达等方面的内容,期待通过这样的形式,更好地服务于学校师生,服务于纪录片的学习、服务纪录片行业高质量发展。



最后,由ARRI中国为我们带来关于纪录片拍摄及机器使用的干货分享。本次交流分享会沙龙由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与中国视协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广播电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支持,ARRI中国协办。这也是传媒博物馆第十期科普文化艺术沙龙。



 

学生感言

 

2022级数字出版学专业

干超导演详细介绍了纪录片《何以中国》的创作思路和拍摄幕后,通过这次沙龙我学习到,这部纪录片以较为少见的考古视角进行创作,讲述文物背后的人和社会,挖掘真实,复原古代场景。《何以中国》用影像让观众沉浸到古代历史中,通过具有逻辑性的视听语言回答何以中国这个问题。最触动我的是干超导演的创作态度,他说“拍摄纪录片没有名利上的包袱,要甘于寂寞”,真实真诚的态度使这部记录片由内而外展现出了中国历史的源远流长与中华文化的厚重感。期待以后可以看见更多的像《何以中国》一样优质的纪录片。

 

2022级新闻学专业

本次沙龙中,干超导演通过考古学的视角,以及对历史的思考,将古代社会的演变通过影像等方式呈现给观众,这体现了不同学科和领域对于审美和表达方式的探索。对于我们这些新闻学专业的学习者来说,可以从干超导演的经验中得到许多启发——思考如何通过不同的视角和表达方式,将新闻内容和报道呈现给受众,丰富报道的形式和内容,提升新闻作品的品质。

 

 

202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观看《何以中国》纪录片时,干超导演分享的在考古学视角下深度挖掘中国古代文明的过程让我想到了前段时间很火的另一部体现中华文明的作品——《长安三万里》。这部电影通过以动画的形式呈现古代诗词与大唐风貌,深深唤起了观众对传统文化的共鸣。这些作品凭借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表达方式,让更多观众能够在当代语境下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度,使得传统文化焕发出更为生动的生命力。所以非常感谢传媒博物馆本次这次活动,让我们在课程之余能够在校内感受到传统文化超越时空、经久不衰的魅力。

 

 

 

撰稿丨封哲涵

摄影丨彭 琳 李 颖

编辑丨肖 雪

责编丨张遵璐 肖 雪

编审丨牛慧清